制造业“用工荒“其实是一个老话题。近年来,每到春节返乡潮后,很多劳动密集型的企业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2019年,“制衣厂月薪过万招工难”的话题就曾被顶上社交媒体的热搜榜单。这其中,既凸显了新一代年轻人择业观的变化,也有产业链转移的宏观因素在影响。
有机构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年轻人从事一线蓝领工作的意愿低是造成蓝领“用工荒”的主要原因。相对而言,小时候较好的家庭环境以及信息接触门槛的降低,使得新一代年轻人更加憧憬看似光鲜亮丽的白领生活,而非一线蓝领的生活。
当然,这其中有着对一线蓝领工作固有的刻板印象,很多人觉得从事此类工作既累又不体面;但另一方面,在很多普通公众的认知中,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小微企业,且制度严密,规矩多;相比而言,人们显然更愿意选择体量较大的企业,以及更为灵活的就业环境。
但现实去看,一些白领的工作,其实都需要一定的学历门槛。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每10万人中有15467人达到大学文化程度。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很多年轻人自然而然地会走向门槛相对较低第三产业。
以外卖行业为例。相比传统制造业流水线式的工作而言,外卖行业的工作虽然并不轻松,但在时间的安排上显然较为灵活,作为一个折中的选择,也会得到很多年轻蓝领的”青睐“。长此以往,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便会逐渐发生变化。
而随着产业链转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以及劳动力供需关系的变化,舆论自然会将目光更多地集聚于这些新兴行业。因此就出现了一个尴尬的现实:一方面是年轻人不愿进工厂当流水线工人;另一方面,外卖行业的“内卷”虽然饱受诟病,舆论也对外卖员的工作环境保持关注,却依旧是年轻人进入较多的行业之一。
前段时间,“北大博士后陈龙为做研究送半年外卖”一事就曾引发广泛关注,陈龙以自身经历为例分析了外卖平台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一时间,关于外卖骑手“内卷”、数字控制等问题引发争议。
对比去看,这里的症结在于,专业的分析虽然得到了一些舆论的认可,可从现实出发,这归根究底还是一道“选择题”:对于一些选择性较少的年轻人而言,既然都是高强度劳动,那为何不去束缚相对没那么多的行业呢?
从这个角度去看,搁置既有情绪和跳出对于单一行业的分析后,也要看到更宏观和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规避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同时,也要尊重市场规律和现实基础,以便从中回旋,找到最佳平衡点。
外卖行业“内卷”是现实,年轻人对“工厂做工”这种固有劳动模式认同度的不断降低,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这其中如何平衡,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此外,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8%,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在人口红利逐渐减弱以及年轻人择业观念发生变化的当下,制造业“用工荒”的情况可能会加剧。就此去看,有关方面必须要提前有政策安排,以解决目前的这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