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越来越得到普遍重视,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让人们对健康卫生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多。其中社区健康教育以及健康科普作为社区健康卫生服务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各级政府及各级卫生部门的重视下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和提高。
海南墨子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墨子慈善基金会”)成立于2018年9月,是由海南省民政厅批准设立并颁发公募资质、拥有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募慈善基金会。墨子慈善基金会希望通过组建和培养社区健康关爱志愿者队伍向社区各类人群提供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关爱社区老弱病残的特殊群健康问题,通过设立墨子慈善基金会社区健康关爱基金,多方筹措慈善资金以持续支持社区健康卫生公益事业,从而提高居民对健康的认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最终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因此,我们希望有越多越多热心于健康教育与健康科普工作的政府领导、医护人员、社区社工、学校老师和企业经理等人员参加到社区健康关爱志愿者队伍中来。大家都怀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为广大社区居民的健康努力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爱心、财富和专长。
墨子慈善基金会志愿者工作部撰写《海南墨子慈善基金会社区健康关爱志愿者服务手册》目的是希望我们的社区健康关爱志愿者能更全面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熟悉必须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以及社区健康关爱志愿者队伍的管理规范和要求等,帮助大家不仅有信心,而且有能力为广大社区居民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工作。
非常感谢您参加到我们的社区健康关爱志愿者队伍中来,希望我会志愿者们可以秉承墨子“兼爱”思想,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服务能力,将志愿者精神薪火相传!
海南墨子慈善基金会
第一章 走进志愿者
一、什么是志愿者
(一)志愿者简介
“志愿者”(Volunteers)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在西方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志愿者是职业之外的“不受私人利益或强制法律驱使的人们的努力”,其目的在于改进社会,提供福利。
中国志愿者协会给“志愿者”的定义是: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国际志愿者日——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International Volunteer Day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简称:国际志愿人员日)。其目的是敦促各国政府通过庆祝活动唤起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
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因此把每年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共青团中央确定3月5日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下发通知,从2000年开始,把每年3月5日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组织青年集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二)志愿服务精神
志愿服务精神是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指的是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
我国对志愿服务精神的表述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1、奉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1938 年,白求恩大夫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为八路军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帮助创办了军区卫生学校,亲自编写各种教材并讲课。1939 年秋,他在抢救伤员时因不幸感染病毒而牺牲。白求恩大夫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这种国际主义精神也是奉献精神的重要体现。
2、“友爱”——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没有收入高低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如无国界医生,他们不分种族、政治及宗教信仰,为受天灾、人祸及战火影响的受害者提供人道援助,他们奉献的是超国界之爱。 1999 年 10 月 5 日,无国界医生组织因“一直坚持使灾难受害者享有获得迅速而有效的专业援助的权利”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3、“互助”——志愿服务精神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神。
4、“进步”——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之境的实现。
志愿服务精神作为一种宝贵而高尚的情操,使人们超越个人利益而追求共同福利,实现人生最高价值。
(三)志愿者的基本特征
1、志愿性,即志愿者的行动是完全自愿的,是个人的自主选择;
2、社会服务性,志愿者行动的内容是他们向社会各界成员提供的各种志愿服务。开展志愿者活动经常从邻里关系出发,旨在促进形成一种不分亲疏、助人为乐的社会良好风气;
3、非营利性,志愿者提供服务的目的不在于获得任何报酬,而是以服务他人或服务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
4、利用自身资源,志愿者运用自身的资源,即个人的财力、物力等物质资源,和时间、精力、知识、经验等非物质资源等。利用自身资源的原则体现了志愿者自我奉献的志愿精神;
5、有组织的行动,国际上有一个共识是:志愿者服务应通过一定方式组织起来,并以比较正式的渠道提供给需要者,志愿者的组织化水平也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成熟程度。
(四)志愿者活动的意义
1、社会价值
(1)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2)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关怀,减低彼此之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
(3)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积极作用。
2、个人价值
(1)奉献社会。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
(2)丰富生活体验。志愿者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就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3)提供学习的机会。志愿者在参与志愿工作的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
3、服务价值
(1)服务对象得到个人化服务。志愿者服务,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从而令服务对象收益。
(2)帮助服务对象融入社会,增强归属感。通过志愿者服务,能有效的帮助服务对象扩大社交圈子,增强他们对人、对社会的信心,同时,志愿者以亲切的关怀和鼓励,帮助服务对象减轻接受服务时的自卑感和疏远感,从而使其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关于我们
社区健康关爱志愿者是墨子慈善基金会发起设立的,针对社区内人群特征和健康需求,依托社区居民组建社区健康关爱志愿者队伍,培养健康关爱志愿者骨干,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一系列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健康咨询、健康讲座等健康志愿服务,设立墨子慈善基金会社区健康关爱基金,专项支持社区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的健康志愿服务,全面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的认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社区健康关爱志愿者秉承墨子“兼爱”的利他精神以及志愿者“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通过社区健康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不断传播健康知识和信息,促进社区发展防病技能和方法,提高社区健康意识和素质,更有助于建立健康和谐社会,融洽人与人的关系,共同营造社区健康关爱的支持环境。
第二章 社区健康关爱志愿者
一、社区健康关爱志愿者的条件
1、退休的医生或护士,以及从事健康服务专业的工作人员等。
2、其他热心社区健康关爱公益事业的人士。
3、本人意愿参加社会健康关爱服务工作。
4、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健康关爱服务工作。
5、具有一定社会活动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二、社区健康关爱志愿者的能力
1、了解健康教育和社区教育基本理论。
2、了解健康传播的基本理论和技巧。
3、了解常见的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方法。
4、了解基本的医学理论知识和预防保健知识。
5、具有一定的公共关系和人际沟通能力。
6、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号召能力。
三、社区健康关爱志愿者的任务
1、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2、分发或张贴健康教育资料。
3、担任健康教育讲座教师。
4、为居民提供健康知识科普等便民的卫生服务。
5、协助社区医生做社区健康需求调查、登记和管理。
6、组织开展与健康有关的各项社会活动。
7、帮助居民辨别和推荐质量可靠的健康产品。
四、社区健康关爱志愿者的登记和管理
1、争取各大医院或者街道社康中心退休的医生或护士,从事健康服务的专业工作人员参加到志愿者行列。
2、以各大社区服务中心或者墨子慈善基金会合作机构为单位,对志愿者进行集中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和通讯地址等。
3、社区居民个人可通过墨子慈善基金会官网或者墨子慈善基金会微信公众号进行在线登记。
4、各街道或社区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可以根据社区健康需求各自独立开展工作,也可以在基金会志愿者工作部的组织下,在社区开展专题的健康科普教育服务。
5、基金会志愿者工作部负责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协调管理,志愿活动档案管理以及志愿者表彰工作等。
五、社区健康关爱志愿者的考核和奖励
1、基金会志愿者工作部每年对各街道社区的志愿服务队伍工作进行考核一次,并进行评比和表彰。
2、每年评选出优秀志愿者队伍和志愿者个人,以及支持志愿者工作的公益合作伙伴等,并一一予以奖励。
六、社区健康关爱志愿者的行为规范
社区健康关爱志愿者在基金会志愿者工作部的领导下做到:
1、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服务,成为促进社区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健康行为示范者。
2、在开展社区健康志愿服务工作时,必须佩戴基金会志愿者专用标志;在非正式场合,避免使用基金会志愿者专用标志。
3、社区健康关爱志愿者工作终结时,要将基金会志愿者专用标志归还基金会志愿者工作部。
第三章 社区健康关爱志愿服务内容
一、争取社区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1、与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联合,建立网络支持系统,由于社区健康教育涉及的范围广、部门多,组织协调工作量大,需要借助城市街道和农村乡镇政府的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力量,建立社区教育服务网络,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网络中能发挥领导、组织、协调、支撑作用。
2、获得社区政府部门领导支持。社区领导的支持是健康教育工作的成败关键。通过信息传播,加强与各级领导间的沟通,以事实和业绩争取领导的关注和支持,设法争取领导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挂帅”和起指导作用。
3、争取社区力量的支持。积极与大综合社区服务中心的社工组织以及社工人员进行沟通,形成“社工+义工”联动模式,更好的调动社区力量,为社区居民提供快捷、便利和配套的专业健康教育服务支持,通过打造《墨子健康大讲坛》品牌,聚集健康专家资源为社区居民服务,构建社区健康教育大平台。
二、开发利用社区资源
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能为社区健康教育提供服务的人员数量及质量情况。努力发现和吸收对社区健康教育的积极支持者和有影响的人物参与社区健康教育科普行动,使之为社区健康教育提供持续的推动力和倡导作用,增加社区健康教育的可信度,并帮助获取各种资源。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外,自愿参加与健康教育行动的社区社工、医务工作者、积极分子等都是健康教育重要的人力资源,如社区内一些志愿为社区提供服务的政府官员、社区社工人员、退休医护人员、教师、老领导和社区居民等,他们健康意识比较高,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专业技能,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时,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起到带头作用。大中学生是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可利用的重要人力资源,他们中的很多学生组织,如团委、学生会、志愿者协会等,经常开展一些义务活动,可以与他们的活动结合起来,如提供一些宣传教育材料、聘请义务健康教育宣讲员。
2、财力资源。财力资源是指能为社区健康教育提供资金援助的数量情况。海南墨子慈善基金会是海南省民政厅批准设立的具有公募资格和捐赠免税资格的慈善组织,墨子慈善基金会设立专项资金——社区健康关爱服务基金,为志愿者在开展社区健康志愿服务项目时,筹集社区爱心善款提供便捷通道。社区健康关爱服务基金的善款专项用于社区居民的健康服务,优先支持社区老弱病残等弱势困难群体的健康管理服务。
3、物力资源。物力资源在社区内主要依托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需要的场所、设施器材等。在开展社区健康关爱志愿服务之前,通过大综合社区服务中心,需要社区社工组织帮助支持,形成“社工+义工”联动模式,借助社工组织协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资源,协调开展健康科普的活动场地以及设施器材等。
4、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自媒体手段,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区微信群等形式,分享和交流健康资讯,积极与社区居民进行互动,通过微信群的线上交流方式,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为开展社区健康大讲坛等社区科普教育活动提供依据。
三、开展社区健康教育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先要进行初步健康评估,收集、分析社区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料,确定社区存在的主要卫生与健康问题,重点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群众比较适用的教育形式等。开展社会人群的健康教育重点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教育对象:社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城乡社区居民中的成人群体,根据社区调查的结果和制定的目标决定应向谁进行健康教育,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育对象也就是目标人群,包括本人及其家庭成员。
2、确定教育内容:社区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改变社区居民的不良行为,形成健康行为。行为的改变必须是自愿而不是强迫的,因此就需要通过这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的健康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提供健康知识信息,还可以唤起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使其自愿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教育内容不能太多,一定要有目的性。
3、确定教育形式:社区人群教育的形式很多,应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就地取材,简单易行,如健康大讲坛、系列专题讲座、学习小组、学习班、参观交流等形式。在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可采用同伴教育方法,社区健康关爱志愿者先培训社区意见领袖,再由社区意见领袖组织同伴一起交流经验。如在城市社区组织社区居民进行糖尿病健康生活方式的交流,通过健康大讲坛和经验分享,加强对糖尿病方面的有效防治。
4、确定教育地点:结合社区开展的场所及人数安排,可与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沟通,使用社区公共场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
5、确定教育时间:教育时间的安排对于社区教育活动能否取得成功非常关键,对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始和完成时间都要进行评估和选择。教育时间的确定 一定要考虑社区的特点、社区人群的活动时间规律,建议最好避开星期一至星期五上班时间,尽量利用周末时间。
6、确定健康教育专家:根据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以及对健康教育的信息采集,可与基金会志愿者工作部沟通,提前协调健康专家及安排相关演讲主题。
第四章 社区健康关爱志愿服务技巧
一、“说”的技巧
1、用听者熟悉、能懂的语言。
2、口气和蔼亲切。
3、发音吐字要清晰,要让对方能够听清楚。
4、讲话速度适中,避免过快和过慢。
5、声音应该有高低起伏,不用平铺直叙。
6、讲话的内容和表情要生动。
7、适当重复重要的和难以被理解的话。
8、在与对方交谈时,说话要有停顿,并观察对方是否听懂,避免长时间自顾自一个人说话。
9、尽量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尽量用通俗语言代替专业术语。
二、“看”的技巧
“看”要细心、全面和敏锐。观察时要非常仔细,眼光要敏锐,善于捕捉到细微的变化,能够透过表面现象,发现深层的内心活动和被掩盖的事物,从而获得真实的信息。
但信息的观察要建立在诚恳、坦然的基础上,而不能在对方讲话时不注意听,把视线转移到其他地方,更不能把细心的观察变成窥视,对方必然反感,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交流。
三、“听”的技巧
1、尽可能地多听,留意地听,努力发现对方对某一问题的了解程度和看法。
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讲话,耐心地等对方讲完。
2、始终保持友好和礼貌,利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示在认真听,使对方感到轻松和受到尊重。可用目光注视对方的眼镜,用视线进行交流,或点头,或作简单应答,鼓励对方说话。
3、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轻易地对对方的话作出评论。
4、不应在听对方讲话时被其他事情干扰,如接电话、看手机、看表等。
5、对敏感的问题,更要善于听出话外音,以捕捉真实的信息。
四、提问的技巧
1、提问题时要注意对方的表情和感受,应创造轻松愉快的交流气氛,不要一个接一个地提问。
2、要设法使服务对象感到所提问题与自己利益相关,才能吸引对方注意并回答问题。
3、对敏感问题的提问形式尤为重要,可以先问一般性问题,再逐步深入询问,不要单刀直入,还要注意选择适宜的交谈环境、时间和地点。
4、提的问题尽量简单、明确,不提复合型问题。